2024年经济运行及税收概论
2024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为1349083.5亿元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5749元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元,居民消费水平(居民消费水平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居民消费支出)为38230元,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.8%。进出口总额为438467.9亿元,出口总额为254545.4亿元,进口总额为183922.6亿元。
2024年12月底,我国货币和准货币(M2)Money & Quasi-money为3135322亿元,货币(M1)供应量为670959亿元。
2024年,我国财政收入为219702.12亿元,当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1.3%,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值为16.29%。
2024年,我国外债余额为24198.4亿美元。
2024年,我国税收收入为174972.01亿元,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值为79.64%。
2024年,我国年末总人口为140828万人(比上一年度增加-139万人),其中劳动力0万人。相当于每万人全年贡献税收1.24亿元。
2023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为1294271.7亿元,财政收入为216795.43亿元,税收收入为181136.25亿元。
我国2024年度财政收入及税收来源分析
2024年,我国税收收入为174972.01亿元,其中:
国内增值税收入为66671.83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38.10%;
国内消费税税收入为16532.15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9.45%;
关税税收入为2443.01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1.40%;
个人所得税税收入为14521.79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8.30%;
企业所得税税收入为40887.12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23.37%。
房产税税收入为0亿元,占税收总收入的0.00%。
第一产业法人单位数0个,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0个,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0个。
2024年,我国财政收入为219702.12亿元,其中非税收收入:
国家行政事业性收费0亿元,国家罚没收入0亿元。
我国2024年财政支出概况
2024年,我国国家财政支出为284612.25亿元,其中:
国家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75.03亿元;
国家财政外交支出0亿元;
国家财政国防支出16909.43亿元;
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0亿元;
国家财政教育支出42075.7亿元;
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504.58亿元;
国家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亿元;
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113.7亿元;
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0347.65亿元;
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5488.63亿元;
国家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亿元;
国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7045.46亿元;
国家财交通运输支出12075.93亿元;
国家财政其他支出0亿元。
我国2024年度宏观税负
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,通常以一定时期(一般为一年)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(GNP)或国内生产总值(GDP) 、或国民收入(NI)的比例来表示。我国2024年度宏观税负=税收收入/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=174972.01/1349083.5=12.97%。
我国2024年税收弹性系数
税收弹性系数被定义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,即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。我国2024年度税收弹性系数=(税收收入增长量/税收收入总量)/( GDP增量/ GDP )×100%=((174972.01-181136.25)/181136.25)/((1349083.5-1294271.7)/1294271.7)×100%=-0.80。
一般而言,当税收弹性系数<1时为缺乏弹性,税收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;当税收弹性系数=1时,表示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;当税收弹性系数>l时为富有弹性,税收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。
按照经济学理论,税收增长比例应该和经济增长比例大致相同,即当税收弹性系数为1的时候,是比较完美和协调的增长形势。但税收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,比如经济结构对税收增长的影响,包括由于产业结构、所有制结构、国民收入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调整及变化,导致税源结构和税收收入质量的改变,税制改革及统计口径等原因,都会造成经济与税收增长不同步。1965-1990年期间,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税收弹性系数平均为1.4。经济学界一般认为,弹性系数在0.8-1.2为合理区间。合理的税收比例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,但税收收入增长过缓,也会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,税收征管手段不断增强,弹性系数在1.0-2.0期间均处于合理范围。
注意:目前税收弹性指数计算标准还存在争议,请谨慎引用,否则后果自负
2024年税收宣传月
我国2024年的税收宣传月主题为:"税助发展 向新而进"。
数据说明及来源
数据说明:报告中若出现数值为0的项目,是由于数据库暂未采集到最新数据导致,后续将会持续更新。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官网、国家税务总局官网、中国人民银行官网、其他网站。
(税务笔记|taxnote.com版权所有)